作者:羅恩惠
原刊於 2024年9月25日,消失的檔案臉書。本刊獲作者同意授權轉載。
《立場新聞》案明天判刑,前總編輯鍾沛權、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以及所屬公司被控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」罪名成立。這是1997 年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罪的審訊,法官裁定 11 篇文章,包括何桂藍專訪、羅冠聰博客文章具有煽動意圖,涉提倡反憲制抗爭理念、以假消息散播憎恨等。官亦拒納鍾沛權辯解,並裁斷《立場》在反修例期間「成為抹黑和中傷中央及特區政府的工具」。
區院法官郭偉健的判辭與讀者理解有龐大差距,如何判刑國際媒體高度關注。兩位總編輯的陳情信談及新聞工作者的信念將會載入史冊。
林紹桐臨危授命,接鍾沛權的棒擔當總編之職,讓記者團隊爭分奪秒採訪重要題材,製作優質報導。他說:「我們發掘差點被掩沒的真相,即使困難重重。我們為無權者、弱勢和小眾發聲,即使面臨譴責攻擊。我們盡可能記錄香港,趁這些人與事消失之前,盡力留下歷史初稿。」鍾沛權為了《立場》能經營下去,曾經抵押物業,凍薪、不支薪都在所不計。他又舉太太陳沛敏甘冒性命危險採訪日本東北大地震為例,形容記者尋找真相都是奮不顧身:「想方設法前赴多個災難現場採訪,盡力做記錄、報道 。」
2021年6月24日《蘋果日報》被迫關閉。在那以後的半年,《立場新聞》同仁充滿危機感,抓緊時間記錄無權者的聲音。2021年12月6日,調查報導《南丫海難.死亡報告》出台,十人採訪團隊建基於2015年警方呈交死因裁判官的2200頁死亡調查報告,揭示警方的調查涵蓋「南丫四號」設計繪圖、造船、維修、驗船,以至「海泰號」船員上班更分等環節。報告顯示整個過程,接二連三有人疏忽犯錯,包括海事處人員慣常不帶圖則驗船、缺乏訓練,而造船的財利船廠雖曾獲告知需裝水密門,但最後沒有安裝又無人發現。
奪去39條人命的海難被高高舉起、輕輕放下。因喪子而入稟高等法院索償的難屬古太四年後轉趨低調,其他難屬像趙炳全及梁淑玲卻沒有放棄。梁女士前後花了六個月,終於從司法機構取得警方呈交死因庭的調查報告。正是這份2200頁的報告,造就了《立場新聞》重磅調查報導。影像與文字稿如此厚重,奪得2022年人權新聞獎調查報導組首獎,作為調查報導組評審之一,猶記得收到稿件時的震撼。
2023年7月26日,高院上訴庭頒下判辭,裁定兩名死者家屬梁淑玲和趙炳全上訴得直,下令為他們去世的親人召開研訊。爭取多年,從不可能變成可能,梁淑玲喜極而泣。無從得知死因研訊終於召開,和《立場新聞》的調查報導有沒有關係?或者只是像林紹桐形容「留下歷史初稿」。
明天鍾沛權、林紹桐的刑期將會揭盅,罪名為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」。不過,在廣大市民心中,他們是為了捍衛新聞自由,為了市民知的權利而陷獄。
【編輯後記】
《立場新聞》母公司、前總編輯鍾沛權及署理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案,2024年9月26日在灣仔區域法院判刑。鍾沛權被判監禁1年9個月,林紹桐的腎功能僅剩三成,獲判當庭釋放。多個國際組織發聲明批評判決違反國際人權公約,目的是製造寒蟬效應。
消失的檔案臉書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