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KongED2

教育儲蓄計劃RESP的利與弊

圖:RBC | 文:達達


新來加的朋友很多都是年輕家庭,自然特別關心加拿大政府對兒童教育方面的福利。當筆者被問及係唔係應該開番個RESP戶口,原則上為子女教育儲錢筆者當然贊成,但RESP涉及投資,以及提取的時間和限制,此文跟大家分析一下RESP的利與弊。


2021年魁北克對團體註冊教育儲蓄計劃 (Group RESPs) 提供者進行集體訴訟,指客戶兩年內投資了$20,000,後來想將資金轉到銀行但只能取回$8,000,原因是Group RESPs提供者收取銷售費及註冊費。Group RESP 提供者通常通過非營利基金會或信託管理資金,並通過「分銷商」行銷和管理。Group RESPs中途停供有可能要繳付罰款,因而蒙受損失。


此實例真好說明魔鬼總是在細節。


咩係RESP?

RESP即Registered Education Savings Plans,註冊教育儲蓄計劃。RESP是由加拿大政府資助的儲蓄計劃,父母為子女的RESP供款,政府將為每年為$2,500供款額外供款20%,每年最多$500。通過加拿大教育儲蓄津貼(Canada Education Savings Grant,CESG) 的補助津貼,每位子女的補助津貼金額總計可達$7,200。部分家庭也可能合資格獲得額外的省級補助津貼。


RESP不設每年供款限額,但每名受益人的終身供款限額為$50,000。


RESP開戶條件

  • 受益人必須是加拿大居民

  • 供款人和受益人需提供有效的社會保險號 (SIN #)

  • 受益人的年齡不能超過17歲


RESP主要可以分為3個種類:


個人計劃 Individual Plan

只能有一個受益人。供款人可以指定RESP的受益人,不需要一定為親子或血緣關係。計劃的受益人可以被替換,但必須是受益人的兄弟姐妹。供款人可以隨時停止供款。


家庭計劃 Family Plan

可以有一位或多位受益人。但是受益人必須和供款人之間有血緣或收養關係。另外在指定家庭RESP的受益人時,受益人必須未滿21歲。適合計劃在同一個RESP賬戶中靈活地為多位子女的進行教育儲蓄的家庭。優點是如果有一位受益人選擇不繼續高等教育,可以將期供款直接轉給其他受益人。如果有多於一名子女,筆者認為Family Plan具較大彈性。


團體計劃 Group Plan

只能指定一個受益人,受益人和供款人無需親子或血緣關係。團體計劃可以將多位在同一年出生的受益人集中在同一個RESP項目中,請專業的機構代為管理,所有受益人共享供款部分的投資收益。團體計劃規則較為複雜,通常對於供款的年限和金額都有嚴格的規定。如有遲交、停供等情況,可能導致罰款、損失部分投資、或者全部投資回報。上文提出集體訴訟的,就是Group RESPs提供者。


可持有哪些投資產品?

現金、擔保投資證(GIC)、互惠基金、儲蓄存款、股票、債券、交易所買賣基金(ETF)等。


都係果句,條數就係咁計。

如果年輕家庭每星期為 RESP 供款$50,加上加拿大教育儲蓄補助金和投資增長(以平均年化率6.26%計算),18年後可累積$80,798。當然投資涉及風險,實際回報還要視乎提款時的市況。


總括而言,以下是RESP的優點

  1. 可獲得如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的教育基金補助福利。如加拿大教育儲蓄補助金計劃CESG,每年最多可得$500,終身可獲得最高補助金$7200。

  2. RESP賬戶中的投資收益不用即時繳稅。提款時雖然需要被徵稅,但因為通常以學生身份取用,所以稅額將較低或無需繳納稅金。

  3. RESP賬戶中的資金除了可以支付學費外,還可以用於支付其他高等教育的相關費用,如書本費、學生的生活費和其他費用等。

其他考慮因素

每種RESP Plan都有其規則,所以在開設賬戶簽署合同之前,一定要仔細閱讀條款,特別是必須在何時存款、提款等。


RESP的提款分為兩類。第一類是「敎育補助金」提款(Education Assistance Payment,EAP),顧名思義,這是從戶口提取政府的補助金,但也同時包括投資增長部分。不過,第一年提取EAP限制於開學的首13週內,報讀Full-time課程最多只能提取$5,000,Part-time課程則只能提取$2,500。第二類是「專上教育」提款(Post-secondary Education,PSE)是本金部分,報讀專上課程即可提款,沒有任何限制。


子女完成學業後,在RESP戶口內未用完的政府補助是要歸還給政府的,所以最好是確保在提款的數年間盡用。


RESP提款一般都會在3至4年之間完成,該段時間可以承受的投資風險也相對較低,所以必須調整戶口內的投資組合,增加持有現金,鎖定過去賺取的回報,以確保下一次市場調整來臨時,子女的學費支出不受影響。


免責聲明

本文為筆者個人見解。內容為一般資訊交流及意見分享,不適用於個別具體情況,亦不旨於提供任何指導性建議。本文內容不能用於替代專業會計、稅務、法律、保險專家或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諮詢意見。如有具體問題需要協助,請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士。儘管筆者盡可能確保資訊準確,但不會就任何資訊的誤差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



5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