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︱圖:安東尼
不知在什麼時候,領「綜援」的人會被污名化為「懶人」;也不知在什麼時候,香港會那麼提倡「自力更新」,以至於退休的時候,也要繼續「自力」。一個人在晚年慢慢失去工作能力的時候,與其談「自力」,有時候又是否有些強人所難。而相士也會講,人有「三衰六旺」,每個人亦會面對困難的時候,面對的困難亦有時候,並不能只靠自力便可以度過。然而如果只把這些在社會中遭遇不幸的人標籤為「懶人」,這個社會又會距離文明有多遠呢?
福利的目標
曾經聽過有大學教授講解一個社會的文明先進程度,並不是去看它的經濟如何強大,而是要看它是如何去對待社會上最弱小的人;如何去面對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平,以及有一個怎樣的機制去進行修正及復元。一個愈落後的社會,愈會出現激烈的情況才會進行修正,以至於在最後運用戰爭的方式去解決問題。而一些地方,則嘗試利用自身的機制,去解決社會內部的矛盾,透過福利,去修正因社會資源分配不平均而出現的問題。而福利的作用,除了是因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付出,亦是為了關顧在社會之中不幸的一群。
進入機制與篩選
或許在香港有很多人對福利的觀念就是獎賞,因此有些人認為需要把沒有付出的「懶人」,排除在福利制度之外。然而當我們知道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可預知的情況時,福利作為社會上的「安全網」,就是為了使不幸的人不會去到最不幸,在不幸之中仍然可以獲得一點安慰。
另一方面,每個人也有機會去到年老的時候,福利作為社會上的調節機制。因此世界銀行提出一個先進社會應有的福利制度,當中包括五大的支柱,目標就是希望老年人在晚年能夠獲得保障,有尊嚴地生活。
Commenti